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
赤腹松鼠
赤腹松鼠是台灣最常見的一種松鼠,牠並不是夜行性動物,大多住在樹洞或枝椏間的巢窩中,白天常單獨出來,在樹上的時間比較多。當牠們遇到兩株距離較遠的樹,就會表現出跳遠的絕技,先在起跳點附近來回走動,接著後蹲,雙腿一蹬,輕輕一躍,就見牠靈巧地跳過去了。
最常見的樹松鼠活動就是尋找食物,牠們鼻子挨著樹幹或地面一邊走著一邊來回嗅著,碰到喜歡吃的食物就用前爪搆取,然後捧著。牠那副捧食翹尾的靈精模樣,真惹人憐愛。有時是規規矩矩地坐著吃,頑皮起來還會倒吊著身體吃呢!
在秋天,樹松鼠也會貯藏食物,不過牠們的內頰囊袋已經退化,因此,每次只能叼一顆果實,帶到落葉堆、樹洞或在地下挖洞藏起來。
最常見的樹松鼠活動就是尋找食物,牠們鼻子挨著樹幹或地面一邊走著一邊來回嗅著,碰到喜歡吃的食物就用前爪搆取,然後捧著。牠那副捧食翹尾的靈精模樣,真惹人憐愛。有時是規規矩矩地坐著吃,頑皮起來還會倒吊著身體吃呢!
在秋天,樹松鼠也會貯藏食物,不過牠們的內頰囊袋已經退化,因此,每次只能叼一顆果實,帶到落葉堆、樹洞或在地下挖洞藏起來。
尋找蹤跡
赤腹松鼠廣泛分布於台灣各地,至 3000 公尺的高山都還能發 現。雖然常遭捕殺,但數量仍多,當食物不足時會啃食樹皮, 造成森林損失,尤以人工柳杉林最為嚴重。白天活動,尤以清 晨和黃昏時最常見,雜食性,吃東西時以前肢握住食物,送至 嘴巴,模樣十分可愛。喜築巢於闊葉樹上,每年 3 至 7 月是 牠們的繁殖期,每胎 2 ~ 4 隻。叫聲如樹幹受風搖動而發出 的吱吱聲,天敵為鷹,滑鼠蛇,鼬鼠等。
而在印度,緬甸,中國東南部,台灣,泰國,馬來西亞等國家都能見到他們的蹤跡
肥嘟嘟的松鼠
英美經歷歷來最暖冬季,溫暖天氣令松鼠的食物供應增加,大快朵頤的下場是胖如圓球,許多人在網上分享「肥鼠」照,驚呼「從沒見過這麼胖的松鼠」。
在威爾斯首府卡地夫(Cardiff)的比特公園內,超重、肥嘟嘟的松鼠在園內蹦蹦跳跳,但明顯動作較平時遲緩。據氣象報告,上月是英國有史以來最溫暖的12月,平均溫度達7.9℃,遠高於往年平均的4.1℃。
暖冬不只令鮮花提早綻放、蘆筍冒芽,連松鼠愛吃的堅果和種子也「供應」充足,野生松鼠組織發言人梅森(Nick Mason)表示︰「松鼠是機會主義者,就像人一樣,會盡量利用所有食物。灰松鼠在冬天可以將自己體重增一倍,最重紀錄是800克。」
不只英國松鼠暴肥,美國紐約、德薩斯州、威斯康辛州、波士頓等地,都有網民拍到超重松鼠的蹤影。

繁殖期
松鼠多在春、夏季發情,發情期大約為兩個星期左右。松鼠繁殖的適齡期,雌性為8~9周齡,雄鼠為9~10周齡[3]。在非繁殖季節,雌雄性成體分別佔據一定的地方作為自己生活的活動範圍。在野外,雌性保護一定面積的地盤是為了保護食物,其內不允許其他同種個體進入,對雄性個體也是如此。但是在繁殖季節,則明顯地放鬆對領域範圍的保護,允許雄性個體進入。
松鼠懷孕的時間大約為35~40天,每年能產3胎左右,每次能產4~6隻。初生松鼠體形很小,看不見東西,以母體乳汁作為全部營養需求的來源。松鼠發育很慢,生下將近30天時才睜開眼睛[3]。至一個半月時,小松鼠才願意到室外進行活動。

注意!!!
幼松鼠較脆弱,保溫不當或沒保溫,餵食代乳的溫度、種類、濃淡、速度、不小心餵食到空氣,都有可能使小松鼠喪命,四到六小時就需要餵奶一次。
松鼠的指甲是非常銳利的,不敢抓松鼠強迫剪指甲的話,手上必定傷痕累累,因為小松鼠只要走過,就會留下痕跡。
松鼠咬人到流血通常是因為害怕,極度害怕下就會用牠們唯一的武器攻擊,如果是咬了卻沒流血,那可能只是警告意味的咬咬。
松鼠的破壞力不容小覷很愛亂咬。
松鼠對主人的佔有慾很強,那在松鼠之後才來的寵物,那個味道很可能會引起松鼠暴走,一養松鼠,以後就可能不能養別的寵物了。
松鼠的壽命有八至十年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